孩子沉迷手机游戏:背后三个心理需求一定要知道
寒假的时间里,外甥几乎天天抱着手机,怼着“迷你世界”一顿乱窜。
约好的一天玩半个小时手机,他也一直在遵守。
但却不老实,半个小时过了,他还是恋恋不舍意犹未尽,捧着手机、盯着战绩,眼睛里泛着光,还很得意地说,“看我多厉害,我又赢了!”
我只好随声附和道,“是好厉害啊,你咋做到的!”
确实挺厉害的,我都做不到,玩吃鸡游戏,我一个大人基本上就不是孩子的对手。
话说回来,在他玩游戏的这些天里,我也注意到—
——如果你想让孩子配合你,你希望他不玩游戏,或想让他认真去做一件事,你得先满足他三种“心理需要”,而这三种心理需要,恰恰游戏都能满足。
同样,如果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也能像游戏设计的规则一样,那孩子一定会乖乖听话,而且是“快乐遵命”的那种。
可惜,每当孩子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的时候,大人通常看到的只是孩子的问题行为,进而一顿指责或禁止。
孩子缺少的心理需要,在游戏里都能找到。
,,约搏以太坊博彩游戏(www.eth0808.vip)采用以太坊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,约搏以太坊博彩游戏数据开源、公平、无任何作弊可能性。
通过心理学动机理论,一起来了解孩子为啥喜欢电子产品,对游戏那么沉迷?
动机理论是解释一个人愿意从事某种行为的原因,其中「自我动机理论」认为,我们所有人的心理健康都需要三样东西——胜任需要、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。当我们得不到这些东西时,我们会在其他地方去满足。
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、希望他学习积极能动、或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,那就看看孩子有没有缺这三种“心理需要”。
- 孩子缺失“胜任需要”
孩子有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?父母有没有望子成龙的期待?你会不会跟孩子说——“你这成绩不行,不然考不上好学校”、“你这成绩还差的远啊,不如班里那谁谁谁”、“你怎么除了玩,啥也不会"......
这些话,听起来很耳熟啊,简直就是阻碍孩子心智成长的毒药。
每当父母一次次这么说的时候,孩子就会出现各种无力感或没用的感觉,如果孩子意识到,他们不能胜任学习或学校的活动时,他们就会从别处寻找这种能胜任、或能产生满足感的需要。
而父母给不到孩子的“胜任需要”,游戏可以给到,这也是为啥,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,能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原因。
想一想,游戏的设计里,不就是考虑到要让人有胜任感和“赢”的感觉嘛?
- 孩子缺失“自主需要”。
网友评论